小引:位于福建宁德市霞浦县赤岸大道37号的霞浦县医院,始建于1882年,距今已有141年悠久历史,是福建百年名院之一,也是闽东西医之始。
1882年夏,英国圣公会派医学博士雷腾(Dr.Taylor)来到霞浦主持筹办医馆工作。在横江村开设诊所,这是西医传入闽东之始。
1885年,随着就诊病人的增多, 雷腾医生选址于霞浦县城西北角(今霞浦医院)购置数间民房改建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小型医院,始称“福宁博济医馆”(亦称男医院),该医馆直属中华圣公会福建教区医务部及福宁支区管理,雷腾医生成为首任院长,当时,医务人员只有十余人,病床80余张。
1886年,福宁博济医馆创办医学班,1888年,改为护士(男)班。1941年改称“霞浦私立圣教高级护士职业学校”。
1887年,英籍医生懿智在博济医馆东侧另建福宁博爱医馆(亦称女医馆),设有病床60张,其中有妇科病床20张,两院占地面积8亩多,地面面积有半洋楼8座,计165间。
1890年,麦克兰牧师(T.McClelland)、弥尔士医生(Dr.W.P.Mears)被派至霞浦。1895年,福宁地区正式被划为都柏林大学福建布道会的宣教地。为了方便来往沿海各地,教会购置了一艘中国式的木帆船,取名为“T. C. D.”,也就是都柏林三一学院的英文缩写,并用谐音起了一个雅致的中文名——题诗艇。
1898年,就诊病人年总数突破上万人次。他们来自福安、宁德、福鼎等县病人,甚至邻省的浙江,有平阳,泰顺部分地区也有病人前来就诊。
1906年,密医生在一份报告中写道“我们的学生已完成课程,开始在福宁地区实践。一共有四处可供实习的地方,两个在福安,一个在宁德,一个在福宁。”在福宁博济医院的学生当中,来自宁德二都的林叨安医生,后来成为福州塔亭医院的第一位华人医生,声名远扬,也是著名牧师林步基的父亲。
1942年,奥地利籍医生米尔智(EugenMilch)经教会授权将两馆合并,称为霞浦圣教医院,医务人员27人,其中外籍医生有英国的雷腾、奥地利的米尔智、英国的懿智等十多人。
1945年5月,霞浦县被日军侵占,医院除一部分药品先期搬迁到崇儒得以保存外,大部分设备被破坏,迁回时病床减少为50张。1949年6月,霞浦县解放,霞浦人民政府筹备委员会接管了霞浦县卫生院。1950年1月,霞浦县人民政府卫生院成立。
1952年7月,霞浦县人民政府接收霞浦县圣教医院,并与霞浦县人民政府卫生院合并,称霞浦县人民政府卫生院。1953年,改名为霞浦县人民医院,1954年易名为霞浦县医院至今。
2022年10月8日,霞浦县医院从松城街道六一七路391号进行整体搬迁到松山街道赤岸大道37号(外滩一号和外滩锦城之间,红星美凯龙东侧)的霞浦县新医院全面开诊,搬迁后,县医院的就医条件和环境将进一步改善。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 (021-6224 3972) 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